馆务动态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馆务动态>>工作动态>>正文

校史馆参加“抗战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研讨会暨首届“华东地区校史论坛”

作者:校史馆    日期:2015年12月10日    点击:[]

11月19日,校史馆王学春馆长赴杭州参加了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档案馆/校史研究室承办、同济大学校史馆协办的“抗战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研讨会暨首届“华东地区校史论坛”。全国20所高校的30余位校史研究同仁与会。

19日上午,校史研究会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盛懿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浙江大学档案馆馆长马景娣致欢迎词并介绍浙江大学档案馆工作。马景娣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浙江大学档案馆在口述、史料征集、校史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和丰硕的成果。马馆长报告后,紧接是几个报告:武汉大学档案馆涂上飙的《全国大学的内迁及意义》、同济大学校史馆章华明的《上海的大学:时间与空间》、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金富军的《迁滇前后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考察》、浙江大学档案馆校史研究室张淑锵的《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研究院导师群体之考察》、复旦大学档案馆校史研究室钱益民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十年:从首创到实体》、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张小亚的《抗战期间交通大学重庆总校学科设置与发展》、河南大学校史馆王学春的《国立河南大学潭头校园的枪声》、上海音乐学院校史馆肖阳的《战火中的艺术教育——浅谈上海音乐学院的战时艺术教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丁兆君的《中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形成与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研究室区七斤的《清末高等学堂中的学生镜像——以南洋公学为考察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校史党史办公室林雨平老师的《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校史工作介绍》等。

在19日下午的“校史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校史研究与大学文化建设”的中心议题,进行了发言讨论,代表们互动积极,场面热烈。就当前校史工作所面临的共性或个性问题,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校史研究者既要面对现实任务,又要胸怀历史使命;既有保存大学记忆的义务,又有研究高校发展规律的责任。同时,也要在高校发展史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等方面加以关注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