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2023-12-20 21:41:19
怀着开发利用我国特有物种资源的初衷,河南大学康文艺教授团队深耕食用产学研领域二十年,推动实现食用菌精深加工标准化、工厂化、现代化和规模化,为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作出了突出贡献。
明确方向,立足中原创一流
河南药品资源总量排在全国第四,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具有天然的发展优势。自2005年开始,康文艺就带领团队在河南大学开启了食用菌、中药材等领域药食两用的专业化研究道路。谈及缘何选择河南大学,康文艺表示,早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时,他就面临着留在北京还是去往其他城市的选择,“通过数据库检索,我发现,我的研究领域在河南省研究的人比较少,发展的前景和提升的空间比较大,所以我就决定来到河南大学。”
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做研究时,康文艺所在团队的科研水平和条件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占有一定的领先地位。但来到河南大学后,他发现,这里不但缺少专门的食用菌加工技术研究平台,而且相关科研人才和经费匮乏。在艰难的科研条件下,康文艺却从未想过离开,从没说过放弃。2017年,河南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随着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学校整体的平台建设和基础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2018年,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成立,这是河南大学首次获批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作为中心的主任,康文艺带领科研团队获得了许多优秀成果。2022年,依靠该研发专业中心和河南大学牵头成立了河南省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创新联盟,康文艺团队联合省内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种植户,打通了从食用菌种植加工、废料处理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中国商业联会科学研究技术奖特等奖。
顶天立地,科研应用促发展
2017年,康文艺团队承担了国家市场总局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专项工作,探索、制订、实施螺旋藻和破壁灵芝孢子粉的备案制。原先的保健食品注册制,从网上注册到通过审批,申报时间长达六到七年,而采用备案制,最多需要三到四个月,审批效率大大提高。在康文艺团队的推动下,2021年6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信息目录,首批针对药食两用中药资源采用备案制,极大地缩短了保健食品文号的审批周期,推动了保健食品企业的发展。2021年至今,已将螺旋藻和破壁灵芝孢子粉备案注册的企业有829家,而在此之前的近40年时间里,备案这两种产品的企业仅有500多家。
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2022年,康文艺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典型天然植物化合物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以关键共性技术为牵引,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康文艺团队通过绿色制造,从天然的可食用植物资源中提取色素,进行规模化生产,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者相互支持,为地方经济建设蓄力。河南省作为食用菌种植大省、资源大省,食用菌产量已经连续18年位居全国第一。但仅仅出口原料和初级农产品,成规模的精深加工产业不能得到发展,食用菌行业就难以实现转型升级。“食用菌一方面走向餐桌,另一方面应该走向精深加工,把它变成具有治疗性的功能性产品,提高附加值。”康文艺团队的研发工作,通过了解食用菌中有治疗效果的成分和其作用机制,和生产企业对接深加工,增加附加值。他的团队还连接上游的种植基地,与开封宏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中大恒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建立健康食品研发技术体系,缩短研发周期,加快产品上市,同时为企业解决难题,进行技术转化。
厚积薄发,初心不改二十年
中国的药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分析方法,将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物种资源在人类健康领域进行开发利用,是康文艺坚守的初心。他不断推广中医药资源在全世界的开发和推广,推动建立中医药文化配套的分析方法、产品标准、生产规范和法律规范。
随着社会发展 ,国民健康意识逐步提高。康文艺团队围绕“治未病”理念,研究可以温和地改善亚健康人群健康状态或提高健康人群身体素质的方法或产品。针对工作压力大、强度高,锻炼和运动时间较少的人群,他的团队研发出金针菇减重产品,不以身体内脏器官负荷的增加为代价,科学合理减轻体重。针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他们研发的灵芝孢子粉胶囊和螺旋藻硫氧片,能够有效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健康水平。他利用药食两用资源,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科学机制为支撑,开发各类保健食品,关注人类健康。
为大家带来健康、幸福的生活,是康文艺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的动力。每当发现某一个化学物质或者某一自然规律,并能够把它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他就感到由衷地开心,这也是他甘坐“冷板凳”的动力。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二十年初心不改,一路上硕果累累。作为河南省首批生物医药领域技改专家,他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专项、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等4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作为行业研究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未来,他将继续朝着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的目标奔跑。(通讯员 刘辰辰 吴孟坤)